發(fā)表于:2025-04-21 15:01:56 來源:鐵木辛柯
杭州鐵木辛柯建筑結構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
關于對完成2025年云南省科學技術獎
項目進行公示的通知
公司各部門:
根據(jù)《云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24號)、《云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實施細則》(云科規(guī)〔2022〕12號),《2025年度云南省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手冊》的文件通知,杭州鐵木辛柯建筑結構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對所完成的“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體系創(chuàng)新與建造關鍵技術”進行公示。公示內容為項目名稱、提名者及提名等級、主要知識產權和標準規(guī)范等目錄、主要完成單位、主要完成人基本情況。公示時間為2025年4月21日-4月28日。
自公示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任何單位或個人對公示項目材料真實性和項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及排序有異議的,需書面向杭州鐵木辛柯建筑結構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證明文件。為便于核實,確保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處理異議,提出異議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表明真實身份并提供聯(lián)系方式。個人提供異議的,應當在書面異議材料上簽署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以單位名義提出異議的,應當加蓋本單位公章。凡匿名異議和超出期限的異議一般不予受理。
特此公告。
附件1:公示內容
通訊地址:杭州市民和路630號博地中心B-1502
聯(lián)系單位:杭州鐵木辛柯建筑結構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王彥超
聯(lián)系電話:0571-82756601 17757177646
附件:公示內容
杭州鐵木辛柯建筑結構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
2025年4月21日
附件一:
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體系創(chuàng)新與建造關鍵技術
一、項目基本情況
項目名稱: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體系創(chuàng)新與建造關鍵技術
主要完成人:朱文偉 王劍非 童根樹 王喆 景亭 魏素巍 章偉 沐川 王彥超
主要完成單位:云南建投鋼結構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學、杭州鐵木辛柯建筑結構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
提名等級:擬提名2025年云南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提名單位:云南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二、項目簡介
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是具有抗震性能優(yōu)越、綜合能耗低、產業(yè)化程度與回收利用率高的綠色低碳建筑體系。但目前國內的傳統(tǒng)鋼結構體系存在建筑室內凸梁凸柱影響使用功能,配套的部品部件標準化和集成化程度不高,智能化制造程度低等問題。“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體系創(chuàng)新與建造關鍵技術”課題的研究正是基于以上背景,通過技術研究取得了行業(yè)領先的技術成果和應用效果,并在工程中得到了驗證和大量的推廣應用,得到業(yè)主和業(yè)內專家的一致好評。項目主要研究內容:
1.首次提出了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內涵外延與四大系統(tǒng)(結構系統(tǒng)、外圍護系統(tǒng)、設備與管線系統(tǒng)、內裝修系統(tǒng))的構成,奠定了我國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發(fā)展的基礎。
2.首次提出了隱式鋼管混凝土結構體系的概念,創(chuàng)立了寬矩形鋼管混凝土柱與異形鋼管混凝土柱的穩(wěn)定理論和設計方法,提出的無隔板梁柱連接節(jié)點適應建筑功能要求,便于制造和安裝,是裝配式鋼結構體系的重要創(chuàng)新,填補了國內外的空白。
3.創(chuàng)新提出了適應性管線分離理念,研發(fā)了新型外圍護系統(tǒng)、集成式設備管線系統(tǒng)和裝配式內裝技術體系,實現(xiàn)了與結構體系的一體化融合。
4.針對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體系,創(chuàng)新研發(fā)了自動焊接視覺識別和激光跟蹤等關鍵技術,開發(fā)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及智能建造系統(tǒng)。
項目形成發(fā)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60項、發(fā)表論文60篇。主編國際標準1項,主編國家標準1項、國家標準圖集5項、行業(yè)標準7項,主參編地方、團體標準8項,獲得省部級工法2項,獲得軟件著作權20項。
項目首次應用于“云南建投建禮家園 7#地塊”,獲批2016年度住建部首批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為云南省唯一的工程項目,2017年云南建投鋼結構股份有限公司獲評國家第一批裝配式建筑產業(yè)基地。該技術先后在全國各地獲批各級示范項目10余項。項目成果獲得先后獲得了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中國施工企業(yè)管理協(xié)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xié)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至今已在全國范圍內成功應用于300余項工程中,總應用面積達600余萬平方米,應用單體樓棟數(shù)達1000余個。新增建筑業(yè)產值150多億元,直接經濟效益10億余元。
通過課題的研究,創(chuàng)新與集成應用了適用性極強的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體系,完善了國內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標準體系,研究項目多項成果具有國際首創(chuàng)性,引領了行業(yè)技術發(fā)展,應用效果顯著,填補了國內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領域的空白,研究成果符合建筑工業(yè)化、綠色化、智能化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023年4月,項目研究成果通過了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和權威專家組成的專家組進行的科技成果評價,結論為“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隱式鋼管混凝土結構體系及其智能制造關鍵技術、適應性管線分離技術等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三、主要完成人基本情況及完成人對項目的貢獻情況
第1完成人朱文偉:正高級工程師,項目負責人。負責項目技術研發(fā)工作指導及組織協(xié)調工作,組織人員進行難點攻關及管理協(xié)調、成果策劃,參與了科研項目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平臺及智能建造系統(tǒng)等部分研發(fā)負責人,具體參與裝配式建筑的結構體系、自動焊接視覺識別和激光跟蹤關鍵技術,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及智能建造系統(tǒng)的開發(fā)等工作,為本項目第1、2、3、4創(chuàng)新點的工程示范和落地以及相關創(chuàng)新點的研發(fā)做出突出貢獻。在本項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的70%。
第2完成人王劍非:正高級工程師,項目負責人。統(tǒng)籌規(guī)劃,組織項目有序推進,參與了整個項目的全過程,負責項目總體策劃、項目實施、項目推進等工作,對項目中發(fā)現(xiàn)的推進難題組織論證,調配各方資源促進該項目順利實施,對本項目的全面實施做出了巨大貢獻,為本項目第1、2、4創(chuàng)新點的工程實現(xiàn)做出重大突出貢獻。在本項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的65%。
第3完成人童根樹:教授,項目主要完成人。負責隱式框架鋼結構住宅結構體系、寬矩形鋼管混凝土柱穩(wěn)定理論、異形鋼管混凝土柱雙向壓彎穩(wěn)定理論等的創(chuàng)建,提出寬矩形鋼管混凝土柱-H形鋼梁剛接節(jié)點構造方法,并指導完成偏壓荷載作用下的寬矩形及異形鋼管混凝土柱穩(wěn)定性能實驗、新型寬矩形鋼管混凝土柱-H形鋼梁剛接節(jié)點構造及抗震性能研究、考慮整體和構件幾何缺陷的隱式鋼管混凝土框架-支撐結構動力彈塑性二階效應分析以及結構設計軟件的開發(fā)等工作。為本項目第1、2創(chuàng)新點的結構體系創(chuàng)新理論與工程實現(xiàn)做出重大突出貢獻。在本項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的 65%。
第4完成人王喆:正高級工程師,項目主要完成人。負責項目建筑集成部分的技術研究、進度控制、實施推進和示范工程的落地等工作。具體參與建筑可變戶型組合、新型外圍護系統(tǒng)的集成系統(tǒng)的開發(fā)等工作,為本項目第1、3創(chuàng)新點的工程示范和落地以及相關創(chuàng)新點的研發(fā)做出突出貢獻。在本項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的70%。
第5完成人景亭:高級工程師,項目主要參加人。負責隱式框架鋼結構住宅體系課題研究的策劃、實施推進、進度控制、成果評價及工程應用推廣等工作。具體參與新型寬矩形鋼管混凝土柱-H形鋼梁剛接節(jié)點構造及抗震性能研究、結構設計軟件開發(fā)等工作,為本項目第1、2創(chuàng)新點的順利實施做出突出貢獻。在本項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的 60%。
第6完成人,魏素巍,正高級工程師,項目主要參加人.負責裝配式內裝技術相關的技術研發(fā)、試驗工作、工法樣板間搭建,國標標準的研究編制等工作,為本項目創(chuàng)新點1、3的研發(fā)及技術落地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本項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量的60%。
第7完成人章偉:高級工程師,項目主要參加人。參與“無隔板梁柱剛性連接節(jié)點”的提出,參與新型寬矩形鋼管混凝土柱-H形鋼梁剛接節(jié)點構造及抗震性能研究,協(xié)助設計研究負責人開展設計研發(fā)工作,為本項目第1、2創(chuàng)新點的研發(fā)及落地做出突出貢獻。在本項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的60%。
第8完成人沐川:高級工程師,項目主要參加人,參與自動焊接視覺識別和激光跟蹤關鍵技術,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及智能建造系統(tǒng)的開發(fā)工作,為本項目第1、4創(chuàng)新點的研發(fā)及落地做出突出貢獻。在本項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的60%。
第9完成人王彥超:正高級工程師,項目主要參加人。負責隱式框架鋼結構住宅體系課題研究的子課題分解、子課題實施、成果評價及工程應用等工作。具體參與寬矩形及異形鋼管混凝土柱穩(wěn)定分析、寬矩形鋼管混凝土柱-H形鋼梁剛接節(jié)點構造分析、偏壓荷載作用下的寬矩形及異形鋼管混凝土柱穩(wěn)定性能實驗、新型寬矩形鋼管混凝土柱-H形鋼梁剛接節(jié)點構造及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及實驗、考慮整體和構件幾何缺陷的隱式鋼管混凝土框架-支撐結構動力彈塑性二階效應分析以及結構設計軟件的開發(fā)等工作,為本項目第1創(chuàng)新點的分析、實驗、工程示范等做出突出貢獻。在本項目中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同期工作的60%。
四、完成單位的貢獻情況
第1完成單位云南建投鋼結構股份有限公司:項目主要合作單位,全面負責本項目的研發(fā)、實施、驗收、技術總結工作,落實研發(fā)經費、人員、設備、試驗場地。負責本項目的技術路線、實施目標的制定,組織協(xié)調任務分工,進行深化設計、技術研發(fā)、試驗運行,并及時進行技術成果總結和申報,選定和落實應用工程推廣應用。取得了相應的技術成果,實現(xiàn)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對本項目的全面實施做出巨大貢獻。
第2完成單位云南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項目主要完成單位,負責項目的總體策劃、經費保障、資源協(xié)調配置,并全面組織實施、推進示范工程和成果的轉化應用。組織研究成果的技術總結和鑒定評價等工作。全面把握整體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策劃項目的研究目標和形成的科技成果。主持單位對項目全面實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第3完成單位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項目主要合作單位,負責本項目鋼結構建筑的理論體系建設及新型外圍護系統(tǒng)、集成式設備管線系統(tǒng)和裝配式內裝技術體系部分的研發(fā)、實施、驗收、技術總結工作,落實研發(fā)經費、人員、設備、試驗場地。負責該部分的技術路線、實施目標的制定,進行策劃、設計、技術研發(fā)、試驗,并及時進行技術成果總結和申報,選定和落實應用工程推廣應用。取得了相應的技術成果,實現(xiàn)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第4完成單位浙江大學:項目主要合作單位,隱式框架鋼結構住宅體系的主要完成單位,負責隱式框架鋼結構住宅體系的理論創(chuàng)建、實施指導、成果驗收、技術總結等工作,協(xié)調研發(fā)課題、人員、進度、試驗驗證等。負責隱式框架鋼結構住宅體系的技術路線、實施目標的制定,組織協(xié)調任務分工,進行深化設計、技術研發(fā)、試驗運行,并及時進行技術成果總結和申報,選定和落實應用工程推廣應用。取得了相應的技術成果,實現(xiàn)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對本項目的全面實施做出巨大貢獻。
第5完成單位杭州鐵木辛柯建筑結構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項目主要合作單位,隱式框架鋼結構住宅體系的主要完成單位,負責隱式框架鋼結構住宅體系的課題實施,包括理論分析、有限元分析、實驗研究、技術總結、成果評價及工程項目推廣應用等工作,協(xié)調研發(fā)課題、人員、進度、試驗驗證等。負責隱式框架鋼結構住宅體系的技術路線實施,落實各項任務分工,進行深化設計、技術研發(fā)、試驗運行,并及時配合進行技術成果總結和申報,選定和落實應用工程推廣應用,對本項目的全面實施做出巨大貢獻。
五、主要知識產權和標準規(guī)范等目錄
1.主要知識產權目錄
序號 |
知識產權(標準)類別 |
知識產權(標準) 具體名稱 |
國家 (地區(qū)) |
授權號(標準編號) |
授權(標準發(fā)布)日期 |
證書編號 |
權利人(標準起草單位) |
1 |
國際標準 |
Buildings and civil engineering works - Modularcoordination -- Module |
國際 |
ISO 21723:2019 |
2019年10月 |
ISO/TC 59 Buildings and civil engineering works |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 有限公司 |
2 |
國家標準 |
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標準 |
中國 |
GB/T51232-2016 |
2017年1月10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 |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學 |
3 |
發(fā)明專利 |
一種鋼結構梁、柱、墻環(huán)抱組合節(jié)點構件的焊接施工方法 |
中國 |
202310219443.9 |
2023.05.02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
云南建投鋼結構股份有限公司 |
3 |
發(fā)明專利 |
插板式梁柱連接節(jié)點 |
中國 |
ZL 2015 1 0369080.2
|
2017年07月25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
杭州鐵木辛柯鋼結構設計有限公司 |
4 |
發(fā)明專利 |
一種矩形鋼管混凝土柱單向壓彎穩(wěn)定極限承載提高方法
|
中國 |
ZL 2020 1 1124144.X |
2021年10月22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
杭州鐵木辛柯建筑結構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 |
5 |
建工行業(yè)建設標準 |
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建筑技術標準 |
中國 |
JGJ/T 469-2019 |
2019年06月18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 |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云南建投鋼結構股份有限公司 |
6 |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xié)會標準 |
隱式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 |
中國 |
T/CECS 951-2021 |
2021年11月19日 |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xié)會 |
杭州鐵木辛柯建筑結構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浙江大學、云南建投鋼結構股份有限公司 |
7 |
發(fā)明專利 |
H型鋼梁與寬鋼管混凝土柱短邊連接的帶狀加強式節(jié)點 |
中國 |
ZL 2017 1 0833256.4 |
2022年11月08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
杭州鐵木辛柯建筑結構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 |
8 |
發(fā)明專利 |
加勁肋防屈曲鋼板抗震墻 |
中國 |
ZL 2016 1 0463492.7 |
2018年11月13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
杭州鐵木辛柯鋼結構設計有限公司 |
9 |
發(fā)明專利 |
用于工業(yè)化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的束筒鋼框架組合結構 |
中國 |
ZL 2015 1 0445833.3 |
2017年09月12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
云南建投鋼結構股份有限公司 |
2.代表性論文專著
序號 |
論文專著 名稱 |
刊名 |
作者 |
年卷頁碼(xx年xx卷xx頁) |
發(fā)表時間(年月日) |
通訊作者(含共同) |
第一作者(含共同) |
國內作者 |
SCI 他引次數(shù) |
他引總次數(shù) |
影響因子 |
論文署名單位是否包含國外單位 |
知識產權是否歸國內所有 |
1 |
Experimental study on CFNRST members under combined compression and bending |
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
Lei Zhang, Chen-Xiang Mao, Li Xiao-Gang, Gen-Shu Tong, Ting Jing, Yan-Chao Wang. |
2020年167卷105950頁 |
2020年1月1日 |
Lei Zhang |
Lei Zhang |
Lei Zhang, Chen-Xiang Mao, Li Xiao-Gang, Gen-Shu Tong, Ting Jing, Yan-Chao Wang. |
10 |
12 |
4.349 |
否 |
是 |
2 |
Behavior and design of concrete-filled narrow rectangular steel tubular (CFNRST) stub column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
Lei Zhang, Shuang-Long Yang, Bo Fu, Gen-Shu Tong, Jing-Zhong Tong, Ting Jing |
2021年37卷 |
2021年3月24日 |
Lei Zhang |
Lei Zhang |
Lei Zhang, Shuang-Long Yang, Bo Fu, Gen-Shu Tong, Jing-Zhong Tong, Ting Jing |
11 |
12 |
4.349 |
否 |
是 |
3 |
適合中國國情的SI住宅干式內裝技術的探索—海爾家居內裝裝配化技術研究 |
建筑學報 |
魏素巍,曹彬,潘鋒 |
2014年7卷47-49頁 |
2014年7月20日 |
魏素巍 |
魏素巍 |
魏素巍,曹彬,潘鋒 |
0 |
24 |
2.062 |
否 |
是 |
4 |
腹板開孔的鋼-混凝土組合梁的撓度計算 |
工程力學 |
童根樹,陳迪 |
2015年32卷168-178頁 |
2015年12月25日 |
童根樹 |
童根樹 |
童根樹,陳迪 |
0 |
4 |
2.397 |
否 |
是 |
5 |
鋼板剪力墻單側加勁肋的有效抗彎剛度 |
《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 |
童根樹,楊章,張磊 |
2015年49卷2151-2158頁 |
2015年11月15日 |
童根樹 |
童根樹 |
童根樹,楊章,張磊 |
0 |
10 |
1.816 |
否 |
是 |
6 |
新一代鋼結構住宅技術及其標準體系 |
工程建設標準化 |
王喆 |
2016年01卷18頁 |
2016年1月28日 |
王喆 |
王喆 |
王喆 |
0 |
2 |
|
否 |
是 |
7 |
矩形鋼管混凝土柱-H形鋼梁外頂板式節(jié)點抗震性能試驗研究 |
工程力學 |
付波,王彥超,童根樹 |
2020年07卷125-137頁 |
2020年7月25日 |
付波 |
付波 |
付波,王彥超,童根樹 |
0 |
14 |
2.397 |
否 |
是 |
8 |
豎向槽鋼加勁鋼板剪力墻剪切屈曲 |
工程力學 |
童根樹,陶文登 |
2013年30卷1-9頁 |
2013年9月25日 |
童根樹 |
童根樹 |
童根樹,陶文登 |
0 |
35 |
2.397 |
否 |
是 |
9 |
大型鋼構件智能化制造技術研究 |
工業(yè)建筑 |
王劍非,朱文偉,陳祖軍 |
2023年第 53卷增刊頁 |
2023年 4月 |
王劍非 |
王劍非 |
王劍非,朱文偉,陳祖軍 |
0 |
0 |
0.999 |
否 |
是 |
10 |
標準化對鋼結構構件智能化制造的影響探析 |
工業(yè)建筑 |
王劍非,朱文偉,陳祖軍 |
2023年第 53卷增刊163-167頁 |
2023年 4月 |
王劍非 |
王劍非 |
王劍非,朱文偉,陳祖軍 |
0 |
0 |
0.999 |
否 |
是 |
合 計 |
21 |
1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